【紀檢人隨筆】歡愉的彝歷新年“庫史木薩”
發布時間:2020/12/3 9:23:16 來源:金口河區紀委監委
凌晨四五點,大渡河峽谷的“V形”大山里,霧氣還未消散,位于小涼山的金口河區共安彝族鄉林豐村,彝族同胞們都起了個早,院壩里亮起了一盞盞明亮的燈。
這一天是11月20日,彝歷新年的首日,按照習俗,殺年豬、熏臘肉、灌香腸……是當天彝家兒女的常規動作,這也是彝歷新年的“儀式感”。一個個農家院子里,大捆大捆的干蕨草準備就緒,火塘上的熱水也翻騰了起來,殺年豬的準備工作到位了,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起來。
村民阿慮里批一家六口分了工:青壯的磨刀、添柴,拉扯年豬,姑娘家刷鍋、和面,做蕎面粑粑,小朋友一旁只管樂呵呵。“今年的過年豬有300多斤,原生態,味道好?!彼南敕ㄊ?,熏150斤臘肉,100斤作為新鮮肉吃,剩下的灌成香腸。忙碌了一個上午,團圓飯都端上了桌子,坨坨肉、辣子雞、羊肉湯、酸菜土豆湯、蕎麥粑、泡水酒……一桌必備的傳統美味,襯托著一家人的幸福生活。作為家里的頂梁柱,阿慮里批喜悅之情溢于言表,他許下心愿,希望來年也“平安幸福、豐收致富”。
團圓飯后,大家開啟了“拜年模式”?!案聠牙才丁卑]里批招呼著來拜年的女兒一家,女婿提著豬頭肉,背著彝家美酒、糖果歡快地進了院子,外孫們緋紅的臉頰和歡樂的笑容里送出了一句句“孜莫格里(吉祥如意)”“庫石木撒(新年快樂)”。
這是金口河區脫貧摘帽后的又一個彝歷新年,濃濃的“年味”里,有彝家群眾奮力奔小康的味道,更有憧憬未來美好生活的味道。
而在金口河區和平彝族鄉蒲梯村紀檢小組長碾朵耍卜眼里,這“年味”還有一股節約的味道。村里有77戶295名彝族群眾,在彝歷新年前,碾朵耍卜按照鄉紀委的提倡,向各個村民小組進行了廣泛宣傳:過節約的新年,不鋪張浪費,不過量飲酒。
宣傳有了效果,村里人過年和以往相比有了變化,村民們紛紛響應號召,倡導光盤行動。“新年里,村民的餐具大多都換成了瓷盤瓷碗,一改以前的大盆大缸盛菜,小份上桌,既有節日的氣氛,又杜絕了吃不完造成浪費?!蹦攵渌2方榻B道。
……
彝歷新年里,和平彝族鄉的村寨里盛裝跳起達體舞,歡慶新年
“嘎約啦哦,吉莫吉西哦,嘎約啦哦,確波確惹哦……”新的一年、豐收的一年,大山里一切都在改變著,大山里彝家的歌聲和舞蹈里,飽含著彝家兒女的問候和深情地祝福。
作者:金口河區紀委監委 邱景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