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首頁>廉潔文化>清風文苑>正文

“新時代天府好家風”家規家訓家書十佳作品展播①

來源:廉潔四川 發布時間:2022-05-16 09:30

hello,廉友們

5月10日,我們公布了“510”廉潔文化宣傳月獲獎名單

“510”完整獲獎名單!戳這里看看

5月15日“國際家庭日”之際

我們將連續兩天推出

“新時代天府好家風”家規家訓家書十佳作品展播

快來一起看看吧!

攀枝花傈僳族家訓

名稱:傈僳族家訓

家庭:攀枝花市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新山傈僳族村二組 賀樹美

精神內核:人生如織布,不能錯一步

內容解讀:賀樹美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織布技藝的傳承人。技藝的傳承也是家風的傳承,織布技藝從火麻采摘到織成白布,要經過割、曬、淋、泡、理、漂、繞、紡織等20多道加工環節,每一道工序都需親手細致完成不能省略取巧。賀樹美家用此告誡家人“人生如織布,不能錯一步”。


巴中三代堅守家訓的故事

名稱:巴中三代堅守家訓的故事

家庭:巴州區原關渡鄉退休干部 ?李新如

精神內核:干事聽黨話、有良心

內容解讀:在大山深處,堂屋是農村神圣的殿堂。58年前,年剛20歲的李新如在步入人生仕途之際,個字不識的父親,站在堂屋門口的一句話:“干事要聽黨的話,莫要去整人家的冤枉,要有良心”,直抵人心。李新如在鄉鎮工作長達40年,雖經歷多個崗位,但不貪不占,和老百姓打成一片,在山鄉贏得了良好的口碑。不僅李新如堅守了父親的諾言,其子女也秉承家訓,踏實做人,干凈做事。家訓質樸、簡短,故事生動、感人,每一個人聽來都猶如醍醐灌頂。家訓代代傳,這樣的家庭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。

德陽家風潮扇


名稱:《家和萬事興》

作者:李緒貴 楊占勇

精神內核:家風正則社會清,以好家風塑文明新風

內容解讀:作品扇面由德陽市美協副主席、秘書長李緒貴以中國畫寫意形式繪制,描繪出一個三世同堂家庭其樂融融的場景,孫子歡喜跳躍,爺爺揮手擊拍,爸爸用手機拍照,奶奶和媽媽歡喜相向,體現出“家和萬事興”的主題,家風正則社會清,以良好家風塑造社會文明新風。

扇身由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德陽潮扇傳承人楊占勇老師制作,以竹身為載體,使非遺文化的精神內核同“清廉家風”有機融合,以非遺文化的魅力弘揚“清廉之風”,營造濃郁的“清廉家風”氛圍。

德陽年畫家規


名稱:家庭和睦、尊老愛幼

家庭:綿竹市孝德鎮年畫村年畫傳承人 ?陳強

精神內核:以德為本 修身立人

內容解讀:注重學習,尊老愛幼,心態陽光,熱愛勞動,誠實守信,寬容待人,要有禮貌,家里有客人要熱情問好,站有站相,坐有坐姿,行為舉止大方。尊敬父母,尊敬師長,尊敬朋友,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。

涼山彝族羊皮家規

名稱:彝族家訓

家庭:涼山州美姑縣巴普鎮瓦尼姑村村民 海來石古

精神內核:耳聽黨的話,腳走黨的路,永感黨的恩

家訓內容:在家要孝順,在外拒毒賭,規矩成方圓;鄰里是親人,大門不上鎖,左右相幫襯;擼袖戰天地,血汗灑耕田,勤儉能致富;耳聽黨的話,腳走黨的路,永感黨的恩。

內容解讀:“瑪牧”,又稱瑪牧特依、瑪牧偉爾等,是彝族人民口頭流傳的傳統道德教育經,主要起著典章制度、民族習慣法、教育啟迪、勸學勸說等作用。它以優美的古彝語詩句,以富于哲理的格言句式,以教育、訓導、勸說的文化口吻,以智者、賢者、能者的思想,以培養優良、賢能、文明、有道德者為目標,影響和維系著彝區社會幾千年的歷史。海來石古于196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1964年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,他經歷了彝區戰天斗地“改土改田”的艱辛歷程,也見證了攻堅克難脫貧摘帽的偉大奇跡。作為一名黨齡62年的彝族老“阿普”(長者),他用傳承千年的有關孝順、團結、勤儉的“瑪牧”教育子女,用“聽黨話、跟黨走、感黨恩”的家訓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。



av亚洲av日本av美国av|av黄色免费网站欧美视频|av日韩av欧美av国产av|av亚洲av欧洲hezyoav日韩av综合